选择区域语言:
技术文章
活动预告
新闻动态
.
当前的位置:
ICP光谱仪
RDE-OES光谱仪
油料光谱仪
MP-AES

ICP-OES 与 ICP-MS 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

来源: | 作者:市场部 | 发布时间 :2025-09-08 | 74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在元素分析领域,电感耦合等离子体(ICP)技术凭借高灵敏度、低检出限及宽线性动态范围的核心优势,成为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。其中,ICP-OE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)与 ICP-M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)作为两大主流仪器,虽同基于 ICP 技术,却在原理、应用及性能上各有侧重,本文将从四大维度展开对比,为实验室选型提供专业参考。

DITEE SWORD 500 ICP-OE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

一、核心技术原理差异

1. ICP-OES:基于原子发射光谱

样品进入等离子体后,原子与离子受激发射特定波长的光;通过光学系统对光信号进行分光、检测与数据处理,最终实现多元素同时定量分析,核心是 “光信号识别”。

工作原理

2. ICP-MS:基于质谱技术

样品经等离子体激发后,进入质谱仪离子源完成电离;带电粒子在质量分析器中,依据质量/电荷比(m/z) 的差异被分离检测,不仅能定量元素含量,还可获取同位素信息,核心是 “离子质量识别”。

二、典型应用领域划分

仪器类型分析范围核心应用场景
ICP-OES主量、微量、痕量元素环境监测(如水样重金属检测)、工业产品质量控制(如合金成分分析)、基础科学研究
ICP-MS主量、微量、痕量元素 +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(如同位素溯源)、生物样品分析(如血液微量元素检测)、药品研发(如痕量杂质控制)

三、关键性能优缺点对比

1. ICP-OES

  • 优势

    • 操作简便、自动化程度高;
    • 基体效应小(适配复杂样品如高盐样品);
    • 设备成本与维护成本较低;
    • 抗光谱干扰能力较强(部分型号配备干扰校正技术)。
  • 局限

    • 检出限高于 ICP-MS(适用于 μg/L 级分析,难满足 ng/L 级需求);
    • 光学系统易受温湿度影响,需控制实验室环境稳定性。

2. ICP-MS

  • 优势

    • 灵敏度更高、检出限更低(可达 ng/L 级,适配痕量/超痕量分析);
    • 可测定同位素;
    • 线性动态范围更宽(覆盖 6-9 个数量级)。
  • 局限

    • 操作复杂(需专业人员调试);
    • 基体效应较明显(需配套样品前处理技术);
    • 设备与维护成本高;
    • 对实验室温湿度、洁净度要求严苛。

四、实验室选型四大核心因素

  1. 分析目的优先

    • 需测定同位素(如地质样品溯源)→ 必选 ICP-MS;
    • 仅需元素含量定量→ 两者均可,优先考虑成本与操作难度。
  2. 样品特性适配

    • 复杂基体样品(如高盐、高有机质样品)→ 优选 ICP-OES(基体效应小);
    • 生物、药品等低基体痕量样品→ 优选 ICP-MS。
  3. 检出限要求

    • μg/L 级分析(如常规环境样品)→ ICP-OES 性价比更高;
    • ng/L 级分析(如饮用水痕量重金属)→ 必选 ICP-MS。
  4. 实验室条件匹配

    • 预算有限、操作人员经验较少、环境波动较大→ 推荐 ICP-OES;
    • 预算充足、有专业技术团队、需高精度分析→ 可选择 ICP-MS。

中科谛听ICP-OE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

1、更卓越性能

  • 优异的光谱分辨率和光学检测能力;

  • 可靠的波长稳定性;

  • 稳定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输出,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、稳定。

2、更低使用成本

  • 无须吹扫,开机即用。

3、更低环境要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