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P-OES 与 ICP-MS 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
来源:
|
作者:市场部
|
发布时间 :2025-09-08
|
74 次浏览:
|
分享到:
在元素分析领域,电感耦合等离子体(ICP)技术凭借高灵敏度、低检出限及宽线性动态范围的核心优势,成为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。其中,ICP-OE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)与 ICP-M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)作为两大主流仪器,虽同基于 ICP 技术,却在原理、应用及性能上各有侧重,本文将从四大维度展开对比,为实验室选型提供专业参考。
在元素分析领域,电感耦合等离子体(ICP)技术凭借高灵敏度、低检出限及宽线性动态范围的核心优势,成为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。其中,ICP-OE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)与 ICP-M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)作为两大主流仪器,虽同基于 ICP 技术,却在原理、应用及性能上各有侧重,本文将从四大维度展开对比,为实验室选型提供专业参考。

DITEE SWORD 500 ICP-OE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
一、核心技术原理差异
1. ICP-OES:基于原子发射光谱
样品进入等离子体后,原子与离子受激发射特定波长的光;通过光学系统对光信号进行分光、检测与数据处理,最终实现多元素同时定量分析,核心是 “光信号识别”。

工作原理
2. ICP-MS:基于质谱技术
样品经等离子体激发后,进入质谱仪离子源完成电离;带电粒子在质量分析器中,依据质量/电荷比(m/z) 的差异被分离检测,不仅能定量元素含量,还可获取同位素信息,核心是 “离子质量识别”。
二、典型应用领域划分
仪器类型 | 分析范围 | 核心应用场景 |
---|
ICP-OES | 主量、微量、痕量元素 | 环境监测(如水样重金属检测)、工业产品质量控制(如合金成分分析)、基础科学研究 |
ICP-MS | 主量、微量、痕量元素 + 同位素 | 地球化学研究(如同位素溯源)、生物样品分析(如血液微量元素检测)、药品研发(如痕量杂质控制) |
三、关键性能优缺点对比
1. ICP-OES
- 检出限高于 ICP-MS(适用于 μg/L 级分析,难满足 ng/L 级需求);
2. ICP-MS
- 灵敏度更高、检出限更低(可达 ng/L 级,适配痕量/超痕量分析);
四、实验室选型四大核心因素
- 需测定同位素(如地质样品溯源)→ 必选 ICP-MS;
- 仅需元素含量定量→ 两者均可,优先考虑成本与操作难度。
- 复杂基体样品(如高盐、高有机质样品)→ 优选 ICP-OES(基体效应小);
- 生物、药品等低基体痕量样品→ 优选 ICP-MS。
- μg/L 级分析(如常规环境样品)→ ICP-OES 性价比更高;
- ng/L 级分析(如饮用水痕量重金属)→ 必选 ICP-MS。
- 预算有限、操作人员经验较少、环境波动较大→ 推荐 ICP-OES;
- 预算充足、有专业技术团队、需高精度分析→ 可选择 ICP-MS。
中科谛听ICP-OE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
1、更卓越性能
稳定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输出,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、稳定。
2、更低使用成本
3、更低环境要求
- 内置光室恒温系统、专利内置冷却系统,适应不同工业使用环境需求。